Pride's Blog

互联网,从来就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神话

· Pride

肖申克的救赎

在后来的某天,已经“高薪就业”的师兄应邀来我的班级,讲述起他大学的过往,学习情况一般,学校教的也一般,但最后靠着IT培训,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话完,我的老师告诉我,这就是这个世界,培训是我校毕业生唯一的出路...那时我意识到,对于我们这类学校的人来说,毕业以后的竞争力不会是“成绩”,也不会是学历,而更可能的是“能力”。

高绩点这条路未必适合所有人§

    大学的课程设计上一是课时有限,二是为了适应每一位同学,在课程设计上不能说学不到什么,只能说是毫无用处(至少按照我的经历是这样)。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工作,大三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选定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短期想要什么,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遇到为了凑课时而设立的课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大可不必一人一手机来到教室;你要做的也不是趴在最后一排睡觉,而是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赛道,然后跑下去; 而不是在毕业后对着面试官苍白无力地说“我可以学”,说这么多并非是鼓励逃课,只是想表明在学历没有竞争力的前提下,高绩点这条路并非适合每个人;大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探寻自我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大学的意义,不只是在大一大二时,通过努力拉开差距;更是在大三大四时,往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制造差距。

求职相关§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技术岗位被不断细分,比如软件开发不仅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分Web、iOS和Android三个方向,后端又分为后台、系统、数据等,异常火爆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细分岗位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且各个方向的岗位每年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不一样的,完全按照市场供需关系来平衡。

岗位 细分 职责 要求
大前端 web前端开发 负责用户体验,构建用户UI,如网页、小程序、跨端架构app等 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算法等计算机基础;
专业知识:并熟知常用的前端开发框架(React/Vue等)并了解其原理
客户端开发 负责用户体验,构建小程序容器,维护跨端架构,常与前端合作开发,目前客户端转跨平台开发是一种必然趋势 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设计模式、操作系统、算法等计算机基础;
专业知识:Android开发需有Java、JVM、多线程等基础并通晓一定Android基础原理;iOS开发需熟练掌握Objective-C;对于客户端开发来说,同时需要了解一些夸端技术,有一定的技术广度
后端 后端/服务端开发 偏向产品系统及基础平台等开发,包括但不限于:Web API、支付系统、交易系统、促销引擎、评价系统、存储系统、消息队列、计算平台、检索架构;简言之,是互联网业务的根基,每打一次车、每点一次外卖或下单一件商品都会通过后端来提供服务 基础知识:除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意外,熟悉计算机相关知识包括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多线程等;
专业知识: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Java/C/C++/Go);了解常见的后端开发框架
数据开发 数仓/大数据工程师 伴随着AI技术浪潮的到来,数据开发已经成为各个公司的基础设施,小到功能模块,大到产品运营,都需要依托数据分析工程师的结果来做改进 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以及大数据通用技术的底层原理,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统计分析与概率、数学分析以及SQL语言等;
专业知识: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Java/Python/C等);了解分布式计算、消息队列、KV存储等等,了解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
测试 测试开发/测试/QA 以专业能力保障用户体验,产品上线前做最后的把关 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等;
专业知识:了解经典的软件测试理论,熟悉基本的测试设计方法;对质量度量、流程把控、客户端专项、性能工具的使用较为熟悉;且具备一定的编码能力
算法 算法工程师 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总结规律,通过规则、模型、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方式进行有效知识沉淀 专业背景:算法基础知识与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数学、机器学习理论等;
专业知识:细分领域知识,包括数据挖掘、运筹优化、深度学习等基础知识,NLP、图像、3D空间定位、点云、运动规划控制等;
专业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文献阅读和调研能力,以及算法策略的实现能力

岗位的天花板§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没有最好的岗位也没有最差的岗位,只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发挥着重要的职责。 我也不认同所谓的天花板低这一说,限制成长的往往不是天花板而是个人能力。 我不认同后端都是人上人这种观点及后端天花板高这种想法,大多数抱有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却从不考虑实际情况;如我所说后端承载着主要的业务逻辑,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大于其他岗位,但是限制成长的从来不是岗位的天花板而是个人能力,一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不仅需要强大稳定的服务支持,还需要各个链路的无缝配合,无论是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极致。

    强如PHP也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Java的市场份额也不断的被Golang侵蚀,Android开始了去Java化;抛开开发工具,开发框架及思想也在不断的迭代;互联网,从来就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神话。

晋升通道§

    晋升窗口是按照所在岗位人数的比例来分配的,这也是传中后端天花板高的一个原因,后端对开发人员需求量大同时增加了晋升窗口。晋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是一个考量综合素质与时机的窗口:

求职态度§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的辅导员常说一句话:“先就业,在择业”。每天能喊三遍....为师者为了保障自己的年终绩效,拔高就业率,宣扬此类求职态度。首先这种求职态度是完全错误且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求职本就是一个多对多的选择关系,在众多offer中挑选一个性价比最高的offer才是一个求职者应有的求职观;而不是抱着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降低目标来缩短求职时间来选择工作。一次不经考量的失败选择会直接影响未来1-5年的职业走向。

客户端三年内消失§

    今年和几个零客户端基础拿了字节offer的准应届生聊了聊,发现客户端是真的没新人了,零基础且给高额签字费来纳新,震惊之余想起两年前就看到的“客户端三年内消失”这样的话。目前大的趋势是客户端研发人员向跨端开发者转型,但是跨端架构的本质还是一群客户端研发人员维护的基础架构,通过反射的方式来构建UI;但客户端的存在不仅仅是UI,上至优化、下至framework,在人类的通信方式不会转型,人类的通讯设备不会发生变革的情况下,“客户端三年内消失”怎么看都是个笑话。客户端研发人员的锐减本质还是大量小程序框架的出现,小厂的业务可以直接依托于小程序,以及2018年后大厂对于客户端研发人员的门槛的提高致使了如今社招难求简历,校招无人选的尴尬局面。

写在最后§

肖申克的救赎2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他们束缚住了安迪的肉体,但束缚不了他向往自由的思想,就像他脑子里的莫扎特,是没有人可以夺走的。安迪不仅有向往自由的思想,更有坚定的信念。

    人生是个持续发力的过程,无论身处何处,都要追求未来无限的可能。